家住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的82岁居民胡传渝近日感到前胸有些闷,3年前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她担心设备运行异常,与签约家庭医生叶晓景联系后,在老伴陪同下步行来到家附近的虹仙社区卫生服务站复诊。叶晓景使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随访机”,仅花费几分钟就完成了检测和数据上传,10多分钟后,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邱朝晖便通过手机查看详细报告,当即向病人反馈诊疗意见,老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心脏疾病患者在植入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复诊,以便及时了解植入器械运行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监测,往常,患者需要前往三级医院预约挂号。而在长宁区,得益于其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数字化“心脏电子装置植入患者社区远程随访”项目,患者通过家庭医生和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完成日常随访。目前,长宁区10个街镇均已实现远程随访全覆盖,惠及3000多名心脏疾病患者。
作为沪上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长宁区致力于提升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创造人民城市美好生活体验。以“智慧医疗”助力分级诊疗的CIED社区随访项目就是其中一项探索。实践证明,它有效缓解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面临的“看病难、随访难”,也减轻了三级医院门诊压力。
一个“鼠标”缓解患者看病难、随访难
在虹仙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直观看到了CIED社区随访的全过程:叶晓景医生将一个形似大号无线鼠标的检测设备放在老人左心房位置,检测数据随即通过一旁的平板电脑进行传输,数据上传10多分钟后就生成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数据同时上传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
胡阿婆2018年在中山医院植入了心脏起搏器,术后恢复良好,但她仍需要每隔3到6个月前往三级医院起搏器门诊随访,平常感到身体异常时也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去一次复诊,哪怕是离家最近的同仁医院,预约、挂号、再加上排队看病,至少也要花费大半天时间。遇上刮风下雨,看病更难了。”两位老人无奈地说。
而在同仁医院,邱朝晖也发现,起搏器门诊随访复诊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所有患者术后都来三级医院随访,我们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心脏起搏器随访复诊能否下沉社区?最终,进博会带来了转机——CIED社区随访项目由同仁医院医学团队携手长宁区内互联网创新企业美领美励,以第二届进博会明星产品、美敦力CareLink Express Mobile心律失常患者远程随访一体机为基础,搭建起社区医疗服务网络,这也是国内首个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创业孵化成果。
数字化赋能,拓展智慧医疗服务场景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邱朝晖(左)与社区医生叶晓景研读报告。
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到,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供给,以数字化推动公共卫生、健康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拥有20年“数字长宁”积淀的长宁区,正不断推动各项数字惠民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拓展智慧医疗、社区生活服务等数字化示范场景。
邱朝晖表示,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的门诊随访是影响术后康复的关键点,在现实中,部分患者由于交通、个人体能等原因在术后并未及时随访,将对生命安全造成隐患。数据表明,采用远程随访可以减少患者45%的院内门诊随访次数,持续监测还能降低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诊,但不妨碍数据进入三级医院数据库,这一创新模式能有效降低医患双方的医疗成本,海量患者数据存储及智能化分析也有助于推动疾病研究发展。”邱朝晖说。
▲位于同仁医院起搏门诊的“自助小屋”,患者可进行自我检测。
在社区医生叶晓景看来,把心脏疾病患者的复诊留在社区,有助于社区开展慢病前瞻性管理,从而打破社区医院只能量量血压、配配药的小格局,也提升了社区医生的技能和能力。据悉,CIED社区随访项目后续将进一步推出“红绿灯”式简易报告,以便患者能直观了解病情,也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供进一步支撑。
近日,《长宁区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正式发布,针对促进智慧医疗发展、支持大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出台30条政策措施,加快产业链布局,打造上海西部对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作者:周渊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