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国旗墙上新增了8面国旗——莱索托、南苏丹、利比里亚、布隆迪、塞拉利昂、尼日尔、卢旺达、厄立特里亚。上个月,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外国留学生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其中分别来自这8个国家的学生,是其所属国到访该馆的首位公民。目前,国旗墙上的国旗已达123面。
一名前来参观的留学生表示,原本他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参观了纪念馆后,才知道1933年至1941年间,上海接纳了2万余名从欧洲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且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在上海得以幸存。战乱年代,上海人民能这样无私地帮助犹太人,这让他很受感动,也很庆幸自己选择来到上海这座温暖、包容的城市求学。
“我们不仅要把这段‘上海奇迹’讲给中国人听,也要讲给更多外国朋友听。”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当年上海接纳犹太难民的壮举,也被历史学家称为“上海奇迹”。自2007年开馆以来,纪念馆接待的游客中,外国人士约占40%。在他看来,纪念馆国旗墙上每新插一面国旗,就意味着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国家的民众了解到这段“上海奇迹”,也让更多人,尤其是国外人士理解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
陈俭回忆,1992年中以建交后,位于今纪念馆内的摩西会堂旧址,常有犹太人前去探访。经考证确认,摩西会堂由俄罗斯犹太人于1928年修建,是二战期间在沪犹太难民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战火纷飞年代他们的精神寄托。2007年10月,以全面修缮的摩西会堂旧址为主体,虹口区建起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翻译该馆的英语名称时,“纪念馆”一词听从一位犹太老人的建议用了“museum”:“在英语中,纪念馆是纪念死者或灾难的,但在这里,我只有温暖的感觉。”
去年12月8日该馆扩建重开,展陈面积扩大了10倍,展陈形式也更符合国外参观者的认知习惯。一封信函、一本护照、一辆玩具车、一件婚纱……一件件犹太难民本人及其后代向纪念馆捐赠的实物展品,借助3D多媒体影像,以“沉浸式”方式让观众瞬间踏入历史长河。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的慷慨、友善、包容,反映中华民族在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世界和平作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陈俭表示:这些具象的表达,更容易让一些习惯用“望远镜”看中国的西方人,能通过“显微镜”看中国、了解中国。
近年来,通过国际巡展、文艺作品创新、文旅结合等形式,该纪念馆已成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独特文化承载地,记录了两个民族跨种族、跨时代的交往与友谊。这段历史更值得被铭刻在世人心中,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更要珍视和平与发展、友善与包容。
作者:单颖文
图片:丁文琦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