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最大的民生,也是未来最大的发展。记者从近日上海各区正在召开的两会中获悉:为了在“十四五”规划初期形成“开局即是决战”的有力姿态,各区正“提挡加速”推进旧区改造,不仅通过旧改加码民生获得感,更为区域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奠定基础,也积蓄新动能。
全市层面,预计今年将完成70万平方米的旧改目标。每一场旧改的成功,不仅圆了百姓“安居梦”,也释放了土地存量、盘活了区域资源,更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模式创新,让一块块宝地找到“好人家”、建成“好项目”、集聚“好产业”、形成“好功能”、成就“好未来”。
数读:多个区年内将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改
2021年,黄浦区明确,将砥砺更强斗志、凝聚更大力量,大刀阔斧推进旧改工作——重点聚焦老城厢、北京东路、建国东路、外滩“第二立面”等区域,启动一批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旧改征收签约2万户以上,收尾8个项目。虹口区提出:“全年完成全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旧改任务,旧改征收不少于1万户”,特别是聚焦东余杭路二期、余杭路等项目,统筹好启动、推进和收尾各项工作,实现全年收尾交地8块。聚焦480米浦西制高点所在的91街坊,以及59街坊、68街坊等地块,深入开展“千人大会战”,以“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模式,全力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
杨浦区则倒排时间节点,打好旧区改造大决战。将举全区之力,以战役化方式加速推进旧区改造决战决胜,力争今年全面完成最后1.5万户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
创新:全系统谋划、全要素统筹、全周期管理
据介绍,去年11月,市旧改办已会同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编制完成三个区“2020-2022年”三年旧改计划。接下来,将根据目标任务总体安排和剩余地块实际情况,统筹规划、资金、房源、政策等,逐地块明确工作计划、改造方式和实施路径,加快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
打好攻坚收尾战,各区在实践中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旧改征收模式,“没有一定适用的万金油,只有用对用心的方法”,推动旧改“加速跑”更在其间加码民生民心。
黄浦区,坚持全系统谋划、全要素统筹、全周期管理,紧密衔接好规划研究、征收签约、风貌保护、土地出让、开发建设等各环节,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传承发扬宝兴里旧改群众工作“十法”的担当精神和经验做法,确保项目高效率推进、高质量收尾。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全区成立“政企合作旧区改造指挥部”,从前期规划研究、中期征收实施以及后期招商引资等各环节加强沟通协作,在全周期、全领域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政企合作项目全面提速顺利开展,探索旧区改造“新车道”。
去年,虹口区创新举措将6个街坊“组团”再“打包”成一个项目集中启动、集中推进、集中开发,使得“当年任务1个项目完成,2年工作3个月完成”——合并了审批操作流程,大大提高效率,比各街坊单独推进总耗时减少85%。今年伊始,虹口区再度启用“组团打包”模式,将北外滩街道的9个街坊“打包”成东余杭路二期、余杭路项目两个旧改项目,又将有5000余户人家提前实现“安居梦”。
据介绍,杨浦区将建立“整体联动、分片包干、层层结对、全面推进”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力量,以群众心为心,借群众力为力,加快速度,提高旧改效率。
激活:征收规划出让“三联动”
去年12月中旬,虹口区90街坊作为北外滩核心区首幅商办地块成功出让,价值38.93亿元。从征收到出让,该地块只花了约一年时间。究其原因,除了旧改征收前期工作扎实、百姓支持,更重要的是工作方法创新,即通过统筹协调,落实土地出让“三带三含”(带附加图则、带设计要求、带绿色建筑标准,含地下空间、含二层连廊、含交通优化)要求,坚持征收与规划同步谋划、规划与土地出让同步推进、土地出让与项目建设同步计划。今年,虹口区将以征收、规划、出让的“三联动”,进一步加快资金回笼,把有限的旧改资金投入到下个地块,实现资金循环效率最大化。
黄浦区将聚焦“政企合作、毛地项目、区级投资”三种实施路径的18个项目,克服瓶颈难题,通过前期与各开发企业的沟通协商,研究细化“一地一策”毛地处置方案,特别是对于停滞多年的大体量毛地项目,从规划方案研究入手,重点聚焦“整体、长期、动态”的平衡原则,积极寻求多元化资金平衡方案,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有效清理历史欠账。截至目前,黄浦区余留20个毛地项目处置方案已基本锁定。
当旧改跑出“加速度”,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让更多居民提升居住质量?去年,国企融资平台成为破题核心。首批4幅试点地块由上海地产集团负责统筹推进,由地产集团和部分区属国企合资成立开发公司,负责编制改造实施方案、创新银企合作、筹措改造资金和安置房源、组织开发建设和招商等。
借由这一经验,杨浦区今年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进一步盘活旧改资金,加速完成旧改实事,也让盘活后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发挥出最佳效应和动能。
作者:顾一琼 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