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城市记忆——虹镇老街影像展》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开幕,本展览对上海这处最具代表性的棚户区——虹镇老街进行了历史梳理与影像留存,是上海在城市发展变迁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印记,也是城市的一份珍贵史料性文献。
本展览内容包含视频、图片、插画、文字、h5等呈现形式,借由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等所采访的超过百名与该地区相关人员,力求梳理出虹镇老街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典型样本的发展与演变。借助虹口年鉴、原住民口述史、旧改工作人员口述、警察、专家学者、摄影师,包括与开发商的协调,通过一次次回溯,在绘制虹镇老街大事件的时间轴同时,那些具体而生动的故事,也见证着上海产业结构所历经的三次调整,从传统工业基地转向金融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从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量不断提升。从虹镇老街的发展变化,看到上海的腾飞一个印记。这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1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鲜活明亮的范本教材之一,是“四史”教育学习的生动一课。
在上海人的普遍印象中,位于虹口区的虹镇老街并不仅仅只是一条街的名称,而是附近的居民约定俗成地以这一条街名来指代附近的一片棚户区域。
狭义上,它主要是指由瑞安集团投资改造的旧改地块,由新港路、东沙虹路、临平路和虹镇老街四条路围起来的一个长方形街区——人口密度极高、居住条件简陋、周围环境脏乱差。而广义上的虹镇老街则是由周家嘴路、临平路、四平路、大连路几条路围起来的,一个更大的范围。
1995年起,虹口区通过土地批租等渠道,大力推进365危棚简屋改造,由此拉开了虹镇老街棚户区最密集区域的全面改造。根据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截止2019年2月28日,随着虹镇老街7号地块A块最后1证居民自行搬家交房,嘉兴路街道和虹口区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全部完成该地块856证1177户居民、35家单位的房屋征收任务,这意味着由虹口区政府和瑞安集团共同开发建设的虹镇老街16个旧区改造地块全面完成交地任务。 这块占地面积约90公顷,共涉及居民15288户、单位232家,历时23年零4个月的旧改顺利结束,虹镇老街这个曾经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很快将从地图上彻底抹去,换来虹口区又一张崭新而闪亮的城市名片。
伴随着城市旧改的一路高歌,虹镇老街的动迁工作成为了城市中心地区旧改的成功案例之一,是虹口的城市管理者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最鲜明写照。该地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建筑学价值——街区的形成与苏北水系发达形成的关系、孕育草莽之地的民间因素、几代人在狭小空间里“向上生长”之独特格局……对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彦伯说:“如果城市建设把它抹掉了,那么上海这个城市将来很可能变成在某一个年代某个层面上,是断档的。”
策展人林路表示,通过影像(包括各种历史遗存的实物)触摸虹镇老街的历史时,或许可以以一种更为坚定的立场,站在人和城市确凿的、即时的、双向的联系空间,重新渲染出城市的现实和未来。随着虹镇老街最后一片棚户区的拆迁,这些弥足珍贵的影像有了更多审读和触摸的价值。
作者:单颖文 周俊超
摄影:姚瑶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