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11时,上海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中心城区最高气温将达35℃,毫无遮挡的路面和人行道上已是滚烫。戴上安全帽,穿上厚厚的工作服,7日14时,在黄浦区丽园路的路边,市政养护工人沈忠苟和工友们正在认真铺设路沿石。
进入8月,丽园路(制造局路-西藏南路)道路整治工程启动。路段大约长380米,原本的人行道和路面经过十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有不少风化,需要重新铺设人行道面积约2780平方米,车行道面积约3980平方米。
为何选这么热的天施工?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感到有些心烦:本来天就热,走路还要绕着走。“现在是施工的黄金期,受到降雨天气影响较小。因此再热,我们也要抓紧施工!”沈忠苟说,“下一阶段,道路需要铺设沥青,温度绝对达标,黏稠度也好。”
一套路沿石由一块侧石和一块平石组成。一块平石重60斤,侧石更重一些,一块大概是65斤重。8时开工后,沈忠苟和工友们陆陆续续运来了48套路沿石,这是他们一天需要铺设的量。烈日下,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大颗大颗汗珠从黝黑的脸庞上滚落。
“在有些人眼里,我们做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粗活’,其实并不是这样。”从1997年开始从事市政养护的沈忠苟告诉记者,要把路沿石铺设得整整齐齐,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的经验积累。比如,低的路沿石要用撬棍将其撬高,然后在下面垫砂浆;高的要用橡皮锤敲打。问题是,橡皮锤应该敲几下,每下应该敲多重呢?在老沈看来,这就是熟手和生手的区别,“熟手只要敲三四下就能完成任务,又快又好。”
尽管如此,结束一天的工作,老沈的双手还是会有一些酸疼,“习惯了,习惯了。”他说,养护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大都需要保持一个半蹲的姿势,时间一长,双腿容易酸麻。
在完成路沿石铺设之后,过几天沈忠苟的班组还要铺设人行道砖。据介绍,这次丽园路的人行道将采用新的钢渣透水砖。这种砖主要原料为废弃钢渣,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下雨天雨水滴至砖面,可迅速渗透至排水系统,行人走在上面,鞋子再也不怕湿漉漉的了。
按照施工计划,每个养护工人每天大约需要铺20平方米面积的人行道砖。沈忠苟笑着说:“我们有着严格的规范,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技术活。如果有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出现松动、沉陷,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具体来说,从整体外观上看,要求人行道砖面层无明显色差,面层平整、砌块稳固,护边牢靠;面层线型顺直,砌块拼接整齐、拼缝疏密一致、灌缝填砂饱满;面层与盲道、树穴的衔接要和顺。从施工质量实测结果看,平整度偏差要小于2毫米,纵缝、橫缝偏差分别为小于5毫米、小于3毫米。在炎炎烈日下,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绣花般用心铺筑每一块人行道砖。
文:张晓鸣
图:张伊辰
制图/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