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新天地,近0.5平方公里的空间,吸引了全年高达1500万人次的客流总量。光鲜背后的另一面,却是我们无法忽略的种种潜在风险。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淮海有约”论坛上获悉,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的新天地眼下正遭遇着“五多五难”——大型工地多、市容环境管理难;市政建设多、文明施工监管难;高坠风险多、安全风险防范难;重大活动多、服务管理到位难;快递车辆多、道路秩序规范难。为此,上海市、黄浦区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们齐聚新天地,为区域发展的“下一程”建言献策。
一批地标拔节而起,新天地筹谋新一轮发展热潮
经过20余年发展,新天地已俨然成为“最上海”“最时尚”“最国际”的标识地、全球品牌首店“收割机”。这片城市更新、复合功能片区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赞誉。站在全新历史起点,新天地还在筹谋新一轮发展热潮。据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恕透露,新天地地区一批地标建筑正加紧推进,包括开工在即的太平桥绿地改造项目等。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开启新一轮建设,城市安全底线势必要牢牢守住。告别曾经的粗放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功夫在点滴细节中尽显。位于新天地西侧的西成里,百年石库门里弄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烦扰“蛛网”不见了,西成里也因此成为全市首个弱电架空线落地的石库门里弄。城市管理部门也不再为环一大会址区域的“高人气”发愁,10项52处智能传感布点涵盖客流眼、环境监测、店招倾斜等多个环节。
引入“五个一”,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救
对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刘恕坦言,新天地地区仍存在诸多管理短板、薄弱环节。比如,绿化景观、公共厕所、非机动车停放等管理方式仍不够智能、精细;道路暴露垃圾、流动摊贩等环节的发现处置还存在滞后现象。虽然新天地区域面积不大,但这些重要环节、关键领域一旦失守,会让城市管理陷入失调、失序、失衡。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孙建平关注到一组数字——新天地地区日均游客约5万人次,周末日均约8万人次,节假日日均约10万人次。庞大客流既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却也意味着城市管理风险陡增。“这一区域保留了大量建筑年限超过50年的老建筑,这些老旧住宅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都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 孙建平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引入“五个一”,即一张安全风险地图、一个综合预警和管理平台、一本安全操作手册、一份风险防控保单、一套安全工作落地制度安排,以此实现“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救”的风险管控目标。
精细化管理,让街区有温度、风貌能保留
在不少人大代表看来,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汇聚的新天地有其无可取代的特色。如果能围绕这些特点,出台更精细的管理实施方案,将有机会打造出一个具有样板示范效应的温度街区。
外籍居民占比高,这是不少新天地区域社区面临的共同现状。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不约而同相中了这片兼具时尚感、历史感的区域。由此,一系列关乎城市温度、居民体验感的问题应运而生。外籍住户的登记管理措施是否有流程可遵循?外籍居民们的签证续签服务该找谁?
黄浦区人大代表邵万权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新天地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外籍居民提供更多语言方面的便利服务。同时,实施方案还应当注重旧区保护、改造,探索区域内的红色地标怎样与周边建筑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体石库门街区的风貌特色。
为向明年建党100周年献礼,新天地正在建设一条“红色步道”。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新联纬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卫慈介绍说,这条步道十分人性化,可以一一记录跑步者的运动习惯。未来,更多智慧元件、科技元素将为新天地街区建设不断赋能。
作者:王嘉旖 朱思茗
图片:袁婧
制图:朱思茗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