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挣扎着颓然而去,春天带着希望扑面而来。在社区、在商场、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杨浦公安医卫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坚定“逆行”、一往无前。纵使前方有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她们依然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难免让人联想起2003年的“非典”。中原路派出所民警朱琳不仅亲历了“非典”,当年更是作为医护人员战斗在了第一线。
“当时我报名增援‘小汤山’,医院考虑我产后刚复工,就让我留下来在发热门诊工作。”虽未如愿参加增援,但作为长海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要强的朱琳申请调至医院门诊预检处,把起了病患就诊的第一道关。期间,她经手预检的病患中就有3人被确诊,连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受到了感染。
“那时设备不像现在那么先进,没有红外测温,更没有热成像。”朱琳说,当时医务人员身穿的不是一体式防护服,上衣、裤子、鞋子等需要一样样穿上去,口罩要戴三层,透气性与防护性都不如现在。往往一天工作下来,里里外外浑身都湿透。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朱琳和战友们连续工作了近半年,最终取得了战“疫”的胜利。
如今,对于曾拥有16年医护经验、转业成为一名公安民警的朱琳来说,能帮助同事和居民开展基础防疫是眼前最重要的任务。
“消毒液喷洒后要保留十分钟,就算看上去脏,也不能立即擦掉。”“收取租客现金时要尤其当心,最好先拿信封包起来再消毒。”中原地区的爱久家园酒店式公寓有500多户出租住户。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集中返沪、社区商户复工,朱琳从居民容易忽视的细节出发,加强公寓防控管理。
“虽然这次疫情传播速度比‘非典’还要快,但我们的医疗水平也在提高。”医疗设施的更新让治愈的比例越来越高;防控措施的提级让潜在隐患没法遁形;防护意识的加强让感染可能不断降低。“眼前的困难一定会过去,战胜疫情我们有信心!”话语间,朱琳的眼神温暖而坚定。
再小的付出也能为前方减轻压力
“那时他是麻醉师,我是器械护士,做手术时搭档的机会很多。有时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戴着口罩却藏不住眼角的笑意,指挥处民警董秋红的话透露出满满的幸福。
大年三十凌晨,作为东方肝胆医院麻醉科医生,丈夫孙玉明接到指令后随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儿子今年就要参加高考,婆婆年事已高,作为民警自己也有工作任务……虽然董秋红送别时告诉丈夫“家里有我”,但要独自操持这个家并不容易。
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儿子更懂事了,“小家伙比以前贴心了,总会说些关于武汉的好消息给奶奶听,让老人不那么担心。”而夫妇俩的同事、亲朋在得知情况后,也一直在关心着他们一家。“我们单位领导专门给他打电话慰问,同事特地给我们送来口罩,甚至还有人专程送来新鲜的蔬菜。”
一转眼,丈夫孙玉明在武汉已奋战了一个多月,从汉口医院的重症病房到了火神山医院的隔离病区,他一直在战斗。不遑多让,在机关工作的董秋红除完成本职任务,还与医卫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友们一起,在封闭式管理的社区、在正要复工的建筑工地、在快递外卖人员集聚的配送网点,运用着医护工作经验,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董秋红说,与身处湖北抗疫最前沿的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和社区干部相比,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但再小的付出都能为前方减轻压力。
这几天,细心的董秋红发现,她家楼前的白玉兰花已经悄悄地开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还在继续,但董秋红相信,一家团聚的日子,一定在这个含苞怒放、阳光明媚的春天。
作者:何易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