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杨辉复工了,他是虹桥商务区租赁住房项目木工班组长,2月初从河南周口返回上海,经过14天的居家隔离,今天一早出现在北翟路南侧、申虹路东侧的工地上。2月21日,这个建设工程项目已顺利通过复工核查;2月24日,工地正式开始复工,成为疫情防控期间虹桥商务区首个复工的项目,也是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个区中首个复工的工地。
“扩容后的虹桥商务区面积151.4平方公里,其中原86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筑工地约有94处,核心区建筑工地有23处,生活大临区有6处。”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处处长徐明生表示,预计3月初绝大部分工地都能顺利开工,而率先复工的项目将为后续工地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形成示范作用。
复工现场的防疫力度:在防疫中体现精细化“颗粒度”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入口处测温区相当规范,过了道闸,脚底有消毒装置,门口搭建了专门的测温亭,安装了无接触的热成像测温装置,每个施工人员都必须完成测温、扫二维码行迹查询、入场登记、防护用品更换等一系列“规定动作”,才能进入工地办公区、施工区和生活区。
这个租赁住房项目是虹桥商务区的人才公寓项目,用地面积10370.20平方米,建筑面积32953.92平方米,建成后的318套租赁住房将优先满足商务区内就业人群的居住需求,进一步实现职住平衡,计划于2021年4月交付。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约有十几位工人已经在现场施工,大部分是在沪未回家或者提前回沪的人员。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懈怠,尤其是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来源广泛复杂、集聚性强、防护意识相对薄弱。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的虹桥租赁住房项目负责人张鸿飞表示,项目为此专门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从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健康监控、场内封闭管理、消毒管理、防疫教育及宣传管理、卫生管理等七个方面制定了周密的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记者在工地办公区门前的白板上看到,这里有着详细工作计划:2月17日到2月22日,第一批工人集中入沪;2月20日到3月5日,人工隔离14天;从3月5日起,工人隔离完成,进行入场教育……
“进来一批,观察一批,进场一批,施工一批。”张鸿飞介绍,2月20日,首批20余名工人已启程返沪;2月23日,中建八局采取包车方式接回来自安徽安庆的15名工人,由属地街道安排在工地附近的酒店集中隔离,截止到目前,共有52人在酒店隔离。
“目前工期推进比较顺利,正在施工的是配套用房,由于采用的是装配式结构,对于劳动力密度要求不高,我们也及时调整了工期计划,本阶段40多位工人足够了。” 张鸿飞说。
不仅如此,疫情的到来,更新了工地的信息化水平,也提高了管理精细化水平。记者在施工区域门口注意到,这里的红外线测温仪长得像个手机,而且会像POS收款机一样,实时语音播报体温。
“这台机器是我们2月份紧急研发的,很适合施工区域环境嘈杂、人员繁多的场合。” 现场生产经理付爱宁透露,整个项目分为六大区域,全部施行分区隔离,施工人员一分一卡,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最大程度确保施工安全。
复工申请的“虹桥速度”:一个下午敲完4个章
2月21日,虹桥租赁房项目按照规定提交了相关复工申请,这张申请表上需要不同部门敲四个章方能生效。令张鸿飞没想到的事,看起来很麻烦的事,在半天内就搞定了。
“当天申请,当天办结”的背后,是虹桥商务区的“店小二”精神。张鸿飞告诉记者,早在2月6日,虹桥管委会就已经来现场指导防疫复工工作,并联手新虹街道办事处、闵行区建管委、闵行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等部门从在防疫和隔离安排上做了多次协调,“作为施工单位,我们对于复工审批怎么走,其实并不清楚,虹桥管委会就像‘引路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徐明生告诉记者,为推进重点项目安全、有序复工,管委会制订了《关于切实做好虹桥商务区建筑工地复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地复工时间、复工条件、防疫物资储备、隔离区域设置和现场管控等各方面要求,“工人进入要量体温、食堂要一人一张桌子、每个人工一天两个口罩、项目要配备不少于10天用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我们把这些细节列成表,提供给项目方,方便他们提前准备。”他同时透露,根据闵行区的要求,2月23日之前全区所有工地一律不许开工,根据项目准备情况,商务区认为这一项目已经具备了复工条件,因此项目方于2月21日进行了复工申请。
徐明生表示,下一步,辖区内的保税仓库二期项目、08号D13富力广场项目等也将在近期复工,既体现高标准严要求的“虹桥品质”,也体现高效快捷迅速的“虹桥速度”。
作者:徐晶卉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