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社区居民在编织达人带领下体验绒线编织
住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附近的黄阿姨近来生活幸福指数蹭蹭上涨。作为“网红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与国有银行展开合作,嵌入了金融服务功能。同时,依托5G与双千兆“虹口区社区事务办理空间站”, 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业务已实现在市民驿站全覆盖。
记者从虹口区了解到,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的网红故事将在区内35个市民驿站复制推广,成为更多市民的“幸福空间站”。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虹口区从总则、设施建设、功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线上平台建设、延伸点建设、提质增效建设、行动保障、站点分布等 11 个方面制定了《虹口区市民驿站高标准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通过规范市民驿站建设,进一步推动“市民驿站再出发”。据了解,从区级层面为市民驿站建设制定导则,这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将进一步解决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图为在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志愿者带领老人体验传统书画
市民驿站是百姓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但不同类型小区、居民群体诉求不一,制定统一准则是否可行?记者留意到,导则在建设原则一栏中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市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设施资源配置效益。
新发布的导则中明确,市民驿站由党建服务站、生活服务站、网格化管理站及其延伸服务点构成。在选址上,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便捷地段,避开邻近快速干道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尽可能选择绿化条件较好、空气清新的优良环境。如果在居民生活区域内选址,应尽可能设置在底层或电梯可达的楼层,并且尽可能靠近医疗卫生设施。
图为市民推童车走过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综合服务区域的建设无疑是百姓最关注的内容。导则中提出,市民驿站的综合服务区域面积要不少于200平方米,涵盖综合服务区、休闲等待区、信息展示。其中,导则特意指出,休闲等待区要设有等待椅、书报架等便民休闲设施。为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使用,导则明确,生活服务站内的室内通道和床(椅)距应满足轮椅进出及日常照料的需要,房门净宽不小于90厘米。
长达54页的导则,涵盖了市民驿站建设内容的方方面面。当我们仔细翻看导则,不难发现,“用户思维”始终是这本导则制定时的核心理念。
虹口区民政局是这份导则的牵头部门,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制定导则时他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市民驿站的布局与功能。
他们对市民驿站的“理想状态”有着这样的美好预期:充满活力的区域化党建平台、贴近群众需求的为民服务平台以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平台。未来,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的市民驿站将助推形成15分钟党建活力圈、生活服务圈、网络管理圈,进而成为虹口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者:王嘉旖
图片:叶辰亮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