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再出新招!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宣布,将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自8月20日起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也由10家扩大至18家。此举旨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目前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次改革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全国性银行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同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