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理…… 民政工作牵涉内容颇多,却无一例外都是民生大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上海市民政局沉入一线调研,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找实问题、挖深根源,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社会救助申请程序仍显复杂、个别地方社会救助资金发放不到位等问题,市民政局将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用铁的纪律扎紧社会救助的公开、公平、公正之网。为解决殡葬服务乱象频现的问题,市民政局将开通启用“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着手推出“上海市白事顾问”制度。
促进救助程序规范化,确保精准救助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托底性社会制度。近年来,上海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的同时,困难群众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上海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健全、程序不断规范、工作日益精细,基本形成了 “9+1”制度体系,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市民政局在调研中仍发现有更多精细化服务可为。救助对象们关心“救助程序能不能办理得更快捷”,基层办理人员希望低保审核确认程序进一步优化规范,那些数量不断增多的社会救助政策能尽快梳理整合。在救助资金发放过程中,救助对象违法、“骗保”行为执法处罚又该当如何?一些极个别的领域,还存在救助“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救助资金管理也亟待规范。
针对发现的问题,市民政局党组下决心狠抓整改落实。结合前期反复调研基础上取得的既有成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市民政局除公开发布《上海市社会救助发展报告书》,强力宣传《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外,还最新出台发布了《上海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居(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用严格的制度防范杜绝“人情保”“关系保”。
目前,市民政局正在紧锣密鼓地调研拟制《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的草案。据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透露,该“办法”将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申请时的内容填写,减少材料证明。同时,优化审核程序、减少复核频次、规范资金发放,以低保审核确认程序为突破,促进救助程序规范化,确保精准救助。同时,该“办法”还将对存在“人户分离”等情况的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作出相应规范,以期更加便捷。
在此基础上,市民政局将继续通过调查研究完善政策,进一步规范特困供养、支出型贫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的办理程序。同时,加强对社会救助各类政策的梳理修订,强化民政综合执法能力,积极探索对救助对象违法、“骗保”等行为进行处罚的路径、程序,维护社会救助的公平性。
推出“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和“白事顾问”制度,规范殡葬服务市场
在调研中,市民政局还收到不少群众意见,反映办理白事操心、烦心,尤其是互联网领域殡葬服务乱象频出,各类“李鬼”网站冒名正规殡葬服务机构以及部分殡葬代理机构服务行为失序,欺客宰客。市民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全市统一的殡葬服务官方信息平台,提供更加准确可信的殡葬服务资讯。
针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回应、抓紧整改。今年6月至7月,已率先会同市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集中对互联网殡葬服务行业乱象开展整治。截至目前,共清理发布虚假信息网页222个;关闭冒充正规殡葬服务单位或假冒市民政局指定单位的网站8家;会同“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平台对殡仪馆、墓地陵园等殡葬服务单位页面进行清理核查,确保地址、电话等信息准确无误。
取缔掉欺客宰客的“李鬼”网站后,市民政局也将着手推出“上海市白事顾问”制度。历时数月的筹划准备,市民政局将开通启用“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强化对殡葬服务领域乱象的整治,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市场,丰富殡葬便民服务项目,整体提升上海殡葬服务的水平。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听民意、察民情,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的实效来衡量主题教育的效果。
作者:王嘉旖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