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布的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显示,今年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21.88%,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从2010年的13.74%,到2015年的18.71%,再到今年的21.88%,上海公民科学素质的一路攀升,离不开申城“科学大使”的默默努力和付出。
过去七年,上海市科协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大职责指引下,力促学术活动“百花齐放”、学会组织“百舸争流”、科学传播“风生水起”、人才举荐“源源不断”。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科协凝聚起全市2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在申城上下搭建起敞亮的科学“会客厅”。
“接地气”的科普,让公众理解科学
当一场城市定向赛拉开 “全国科普日”上海站序幕,当德高望重的院士巨幅海报出现在人流如织的地铁换乘车站,当蜚声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聊家常”般地和普通公众分享研究心得,你会发现,上海市民眼中的科学 “面容”竟是如此亲切。
在带领公众理解科学的道路上,市科协始终坚持科普 “接地气”。2014年,上海开通首列“科普号”地铁列车,目前已覆盖14条地铁线路、两万多个地铁公交移动终端;依托国家863高性能宽带技术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800多个社区建立了数字科普活动中心,社区科普大学已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教学点;“十万个为什么”“科普新说”等大型广播电视科普节目,在青少年和白领中“圈粉”无数。
根据上海“十三五”科普规划,到2020年,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将达25%。基础越高,提升空间就越小,用五年完成提升逾6%的目标看似不可能,仍有突破口。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科普需求,市科协日前发布了一款 “智慧科普盒子”。它将以社区大屏为接收终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捕捉各小区的人群特征,对原本海量、无序的科普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二次整合,由此实现科普信息的精准投送。
院士“外脑”服务,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领衔的院士专家团队2015年进驻上海和黄药业。短短三年,企业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总共开展了16个合作项目,其中有3项被列为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作为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 “上海模式”,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市科协发挥科研人员 “外脑”优势,对接上海小微企业需求的重要举措。院士专家工作站自2009年推出以来,建站数量保持着每年60%的增长速度,80%的建站企业经济效益呈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不断探索新模式,接连推出 “升级版”。去年3月,市科协联手临港管委会,在上海科创中心主承载区之一的临港,建立国内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林忠钦、丁文江、庄松林三位院士带着各自的产业技术核心课题首批入驻临港,他们将在基地完成校园里无法开展的大型工程类实验,最终实现 “纸变钱”的转化。
目前,全市31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吸引进站院士179名、专家1238名,撬动研发经费投入超51亿元,帮助企业开发关键技术2679项,申请专利5820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12个,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不唯职称身份,创新机制举荐人才
在今天揭晓的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获奖名单上,刘亚东的身份有些 “打眼”。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一名讲师,年仅36岁的他已是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得主。而此次英才评选,与他同台竞争的,不乏 “优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杰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学术牛人。
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是市科协向社会传递的人才观。为使更多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市科协不断探索领军人物、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扶持和举荐机制。旨在提携40岁以下年轻人的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从2014年起,打破所有候选人在同一 “池子”竞争的规则,将候选人分成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和企业创新类三个不同类别,一批虽拿不出论文却懂得开拓市场的应用型和市场化人才得到激励和支持。
如今,由市科协发起的 “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已成为上海人才激励的标志性奖项,历届科技精英和提名奖获得者中已有67位当选两院院士;专为35岁以下青年提供出国交流机会的 “飞翔计划”和助力科技青年发表专业处女作的 “晨光计划”,共资助84位青年科技人才参加国际会议或出版书籍;去年,通过市科协推荐渠道,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本报记者 沈湫莎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