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南京西路325号的新馆开放以来,藏品征集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最近推出的“此心安处——上历博/上革博市民捐赠展”,展出近年来各界市民捐赠物品63组114件。现释读几件重要展品,与大家分享。
戴戟印鉴《资本论》(1953年版)
此为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戴戟先生遗物之一,由其外孙、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沈坚十多年前捐赠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此套图书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上有戴戟本人印鉴及批注。
戴戟是一位曾在上海生活、战斗过的爱国军人。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期间,戴戟与蔡廷锴、蒋光鼐联名向全国各界发出抗日通电,带领上海军民经过近四十日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四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1933年戴戟参加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解放战争期间,戴戟在上海参加陈铭枢等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革前身),从事反蒋活动。他曾协助中国共产党策反部分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中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戴戟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根据组织安排,戴戟离开上海赴安徽任职。1973年戴戟病逝于安徽。
展厅中这套《资本论》共三本,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资本论》不但有他本人印鉴,书上还有他密密麻麻的阅读笔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戴戟真诚服膺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他力求与中国共产党同频共振,同心同行。为了改造自己旧军人思想,跟上时代步伐,他自觉学习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本论》,努力在思想上向党靠拢。生于1895年的戴戟读这套《资本论》时,已年近六十。但他认真学习中共奉为经典理论指导的《资本论》,反映出一个爱国军人与时俱进的思想轨迹和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戴戟认真阅读、珍藏、遗留的《资本论》,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凝聚力、影响力。
“海内争传医国手”对联
此书法对联为民国上海名贤狄平子赠予上海名医张蔚孙的礼物。十几年前,张蔚孙儿媳祝蕙韵女士捐赠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张蔚孙(1895-1948),为海上名医世家第十一代传人,张蔚云之孙。张氏家族宋代从四川移居上海,明末张元鼎弃儒从医。上海张氏中医内科以治疗热病、内科杂病而闻名于世,多人被《上海县志》《上海通志》《上海卫生志》等上海地方志书收入。1980年代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的张伯讷教授,1995年荣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镜人教授等均为张氏后裔。
张蔚孙自幼好学善问,曾受父亲张鞠乡、叔祖张骧云及堂叔张若星教诲,博采众长,医术高明。张蔚孙三十岁左右即名满申城,据说当年甚至有俄、印、日、朝等国人慕名而至。民国著名中医丁甘仁、陈莲舫遇到伤寒重症病人时,常召张蔚孙会诊。名医谢利恒与张蔚孙交往最为密切,两人常常一起切磋医技。同为名医的沈芝九(妇科名医)、黄宝忠(外科名医)等患病时,医不自治,曾得张蔚孙医治。张蔚孙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生平活人无算,从未多索诊金。遇贫困者,资助勿啬”。张蔚孙不仅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还擅长医学理论研究和中医理论传承。1933年,张蔚孙被中央国医馆上海分馆馆长陆仲安聘为该馆学术研究委员。中央国医馆是一个中医学术团体,旨在促进国医条例的制定、拟定学术计划,组织国医研究机构,出版刊物等,在中医领域具有很高学术权威性。张蔚孙不到四十岁即被聘为委员,可见他在上海中医领域的地位。
该对联书赠者狄葆贤(1873-1940,一说1941年),字楚青,号平子,斋名平等阁主人,为近代上海名贤。清末,狄平子曾随康有为、梁启超参与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他于1904年来沪创办《时报》。狄平子还创办有正书局,专门印刷珂罗版碑帖书画。此外,狄平子还创办了《妇女时报》《小说时报》,著有《平等阁诗话》《平等阁笔记》等。50岁后,狄平子健康欠安,他摒弃俗物,礼佛之外,书画自娱。狄氏书法作品多以行书为主,结体瘦硬,多用藏锋,俊瘦而内敛。狄平子生前所作诗、书、画,人称三绝,得其真迹者,莫不视同拱璧。
从张蔚孙、狄葆贤二人生平、经历看,此对联赠送时间在1920-1940年之间。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病人常以感谢信外加贺仪的方式表示谢忱。张家至今珍藏民国期间病家赠送贺礼多种,此份木制贴金对联仅为其一。
陈望道签发中华艺术大学毕业证
此份毕业证书是2010年关紫兰女士逝世25周年之际,她的长女梁雅雯暨外孙叶奇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的关紫兰遗物之一。该毕业证书为陈望道1927年以中华艺术大学主席身份签发。
关紫兰是谁?在近代中国美术界,关紫兰与方君璧、蔡威廉、潘玉良有美术留学“四杰女画家”之誉。1963年起,她成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2004年12月版《上海美术志》曾记载过这位生于上海、长期活动在上海的女画家:
关紫兰(1903-1985),现代画家,广东南海人,世居上海。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师从陈抱一,同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文化学院美术部,在日本五年间,曾举行个人油画展。油画《水仙花》……是中国女画家的作品首次在日本入选展览。关紫兰留日归国后,曾受聘中华艺大任教,并在华安大楼两度举行个人画展。她的两幅油画被收进日本出版的《世界名画集》。她的油画作品较早地接受野兽派画风影响,清新、洗炼、秀丽。新中国建立后,创作有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市和全国性美展,有四幅油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关于关紫兰毕业于中华艺术大学之事,1927年6月的《良友》第17期第23页曾刊发《中华艺大展览》图文。在此页图文中,《良友》编辑刊发了中华艺术大学举办的师生作品展部分作品,中华艺术大学“本届优等毕业生关紫兰” 的人像及其作品《悠闲》位于突出位置。1930年《艺友》第5期曾介绍关紫兰,称其初修业于神州女学洋画专科,后转入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民国十六年夏毕业后,即东渡继续研究(下图)。
中华艺术大学的成立时间,曾有1929年与1925年两种说辞。关紫兰1927年6月获得毕业证,可知中华艺术大学1929年成立之说有误。此外,1925年12月30日《新闻报》曾刊载《中华艺术大学成立宣言》,该宣言由中华艺术大学行政委员会陈望道、陈抱一、丁衍镛、黄鸣祥、王陶倩,学生代表罗通化、孙仙龄发出。同日《时报》载中华艺术大学已于前日宣告成立。1925年12月30日《新闻报》《时报》相印证:中华艺术大学应该是在1925年12月底成立的。 关紫兰毕业证是在1927年发的。那么,中华艺术大学1929年成立之说,无论史证还是物证,均不成立。曾任职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王锡荣老师的《中华艺大史实再探》同样持此论点。历史、实物二重论证,中华艺术大学以1925年底成立为确。
关于陈望道在中华艺术大学的时间、职务,《中共党史人物传》《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文化源流辞典》等录:陈望道1929年出任中华艺术大学校长。但在关紫兰1927年6月中华艺术大学毕业证上,陈望道以中华艺术大学主席身份签字,他的职务称呼并非校长,与中华艺术大学发生联系也早于1927年6月。
1925年12月的《民国日报》《新闻报》《时报》,报道中华艺术大学成立时均提到:中华艺术大学“校中不设校长,即以行政委员会治校,即现在我们委员,已经推定陈望道、陈抱一、丁衍镛、黄鸣祥、王陶倩,职员亦已举出委员会主席陈望道,秘书兼教务主任丁衍镛、事务主任兼会计黄鸣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合影
1953年10月4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合影原件,是2009年魏鹤龄子女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的魏鹤龄遗物之一。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代表 、列席代表近八百人,此次会议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明确在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创作为主。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会代表。此次会议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文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委员会,由103位全国委员组成,并选出21位委员——郭沫若、茅盾、周扬、丁玲、郑振铎、夏衍、柯仲平、老舍、田汉、欧阳予倩、梅兰芳、洪深、阳翰笙、蔡楚生、袁牧之、齐白石、江丰、吕骥、马思聪、陈沂、巴金——组成主席团,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秘书长阳翰笙。中国文联是全国文学艺术团体的联合组织。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等都是它的团体会员。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1953年9月27日,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10月4日该会通过决议,将“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改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简称中国剧协),选举田汉为主席,欧阳予倩、梅兰芳、洪深为副主席。魏鹤龄子女捐赠的合影,拍摄时间正好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正式定名那天。大会编发的会议资料中有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会理事名单,其中就有魏鹤龄。
魏鹤龄,1907年生于河北 ,1920年代为山东省立实验剧院高材生。1932年加入红十字会救护队来到上海,并开始了他的电影、戏剧生涯,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后来作为抗日救亡演剧队的成员转战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参与了《长空万里》《中华儿女》《塞上风云》《正气歌》《大地回春》《胜利号》《花溅泪》等多部电影、话剧。1948年魏鹤龄回到上海,参与拍摄《乌鸦与麻雀》。该片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优秀影片奖,魏鹤龄获得个人一等金质奖。1957年,巴金的《家》被搬上银幕,张瑞芳、黄宗英、孙道临、王丹凤、程之、宣景琳……群星荟萃,魏鹤龄扮演高老太爷(下图左二)。
1995年世界电影一百周年、中国电影九十周年之际,广电部电影局等四部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电影世纪之星”颁奖大会,魏鹤龄被追授“世纪之星”光荣称号。同年,魏鹤龄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列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优秀演员”之一。
作者:胡宝芳 彭晓民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