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便知道松江有个铁骨铮铮的革命硬汉顾桂龙了。
▲ 顾明珠(右)
此事说来话长,缘份说来也巧。那时我在红旗中学读书,班上有个扎着辫子、话语不多、但笑起来很甜的女生叫李毓芬,家住莫家弄底太平街46号。莫家弄从头到尾长约180米。我家住在弄里30号,上学或放学路过她家,有时见她母亲站在家门口,便会主动上前叫一声"李家妈"。李家妈名叫顾明珠,是革命先烈顾桂龙身后唯一活在世上的女儿。虽是养女,顾桂龙格外疼爱,如掌上明珠。老同学李毓芬说:"妈妈的名字,就是外公取的。"
▲ 顾明珠在揭幕仪式上发言
历史常常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和镌刻红色记忆的地方令人心有所向。百年回望,想起陈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顾桂龙的家乡松江新浜。依然记得1988年4月4日清明节这天,顾桂龙烈士墓迁建落成揭幕仪式在新浜乡举行,松江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墓碑上刻有陈云亲笔题书的九个大字:"顾桂龙烈士永垂不朽"。县领导与烈士家属合影时,县委书记徐汉良等领导站在第一排的两旁,顾桂龙的后代、顾明珠一家人站立中央。
▲ 松江县四套班子领导与顾明珠家人合影
1896年,顾桂龙出生于新浜钱家草村,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枫泾农民暴动指挥所大方庵隔壁的一个自然村。1926年投身革命的顾桂龙,1927年在袁世钊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枫泾(章练塘)区委委员,1928年8月任恢复重建后的中共枫泾区委委员,1928年9月任中共淞浦特委委员。1930年8月2日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4岁。
▲ 新浜大方庵
话说开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松江新浜有两个地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大方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江苏省委派陈云、吴志喜回乡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在陈云领导下,松江枫泾(1966年10月划归金山县)和青浦小蒸革命力量抱团取暖,组建起以吴志喜任总指挥的松江区农民革命军,继青浦小蒸暴动后决定举行一路打到嘉兴去的枫泾暴动。新浜大方庵,既是1926年9月建立中共枫泾独立支部、1927年冬决定改建为中共枫泾(章练塘)区委的地方,同时又是陈云、吴志喜、袁世钊、陆龙飞、顾桂龙一起研究枫泾武装暴动行动方案的指挥机关所在地。
▲ 现钱家草自然村为新浜镇赵王村的一部分
另一个地方是新浜钱家草村。据有关资料披露,该自然村解放前大约有60户人家,其中54户是贫下中农。因为穷人多,与共产党贴心的革命群众犹如众星拱月,围绕在共产党人的身边。土地革命战争之初的1928年9月13日,领导松江、金山、青浦等10县党组织和农民运动的中共淞浦特委,在新浜钱家草村顾桂龙家宣告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杭果人任书记,陈云、严朴、林钧、顾桂龙任委员,陈云兼任特委组织部长。中共淞浦特委委员中,唯有从小就给地主做小长工的顾桂龙没有读过书,但他革命意志坚定,群众基础好,倍受党组织的器重,如他入党后不久,便进了中共枫泾区委班子,同时还兼任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当地乡民说:"桂龙对人忠",有疑难事,"要听桂龙一句话。"
▲ 顾桂龙
脸盘方正、身板结实、为人憨厚的顾桂龙,爱憎分明,做事果断,为贫苦农民打抱不平,可以豁出自己的命。他既是穷苦人的主心骨,同时又是党组织联系当地群众的革命骨干,自然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他又怕他。"共产党,扒平王;财主人,泪汪汪;一夜杀死‘七只狼’。"这首广传四乡的民谣,大快人心地欢唱1928年1月11日夜,袁世钊、吴志喜、陆龙飞、顾桂龙等率领30多名农民军,一夜杀了金海琴等7名地主恶霸。
当地老百姓相传,桂龙是属猴的,命比石头硬。顾桂龙生前遭遇过三次险情,都大难不死。第一次是在黄浦江上划船,为米商驳米,小船被军阀巡逻艇撞翻,两岁的女儿被江水吞没,他和妻子侥幸逃过了一场船毁人亡的灾难。第二次是1928年1月19日,准备除夕夜攻打枫泾的农民军,遭敌人合力"围剿"。吴志喜、陆龙飞不幸被捕,7天后壮烈就义。顾桂龙与袁世钊一起成功突围,转移到了上海。同年夏天,被列为通缉"要犯"的顾桂龙等人,又回到了枫泾乡下,恢复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秋收抗租斗争。武装反抗敌人,农民军需要枪支弹药,购买军火又急需大洋。在恢复后的中共枫泾区委部署下,顾桂龙率人向地主筹款。此前敌人曾张贴悬赏告示,抓住他赏300大洋;而他向地主筹款加了一个零,共计筹得3000大洋,上交给特委的同志去购买武器。
地主老财恨透了顾桂龙,但有农民群众作掩护,不仅敌人很难抓到他,而且还时不时地如天兵天将一般主动出击,神出鬼没,搞得地主豪绅们寝食难安。所以,顾桂龙的存在,成了敌人的一块心病。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个道理,国民党反动派也懂。顾桂龙第三次遇险,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党内叛徒王云波、范炳法从背后打黑枪。这次,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顾桂龙,未能躲过叛徒射出的罪子弹,倒在血泊中。枪声惊动了其他同志,大家把顾桂龙抬上了一条小船,连夜送往上海治疗;子弹取出后,由妻子顾陆氏和女儿顾明珠在家照料养伤。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顾桂龙,神奇般地站立起来。
1930年夏,顾桂龙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但当翁明哲(原金山县委书记)谈到准备在金山卫盐民中展开工作计划时,顾桂龙拍拍胸脯说,我和你一起去吴江盛泽,当面与金山卫盐民领袖王根生商定此事。不幸的是,他们在盛泽镇上一起被捕。顾桂龙被押回枫泾。关押期间,受尽各种酷刑,坚贞不屈。临刑前夜,敌人叫他再好好想想,他留下的遗言是:"几年前就想好了,捉牢我红布祆出场,横断肋棚骨,竖断背脊骨,大不了家破人亡。"是年8月2日,天气憋热。松江古城玉皇阁(红楼宾馆南)场地四周站立了不少围观群众。顾桂龙被押到刑场时,人们屏住呼吸,眼含泪水,看到了一个铁骨铮铮、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昂首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不断高呼"共产党万岁"。发自赤子肺腑、激荡英雄之气的悲壮呼声,久久回响在苍茫云间……
顾桂龙就义这天,顾明珠前往玉皇阁刑场,枪声让她心碎,地上的血迹让她哭肿了眼睛。她声泪俱下,抱紧父亲遗体声泪俱下:离家前,说好的,你叫我"在家听妈的话,帮助做事,好好念书。阿爸是不识字苦恼。我出去过些时回来。""我听话啦,守着八音钟(陈云送的)等你,陈云叔叔来家教我识的字也都记住了,可你怎么就不和我说话了呢!"顾明珠泣不成声,和亲友们一起收敛顾桂龙的遗体回乡安葬。当时情形所迫,顾桂龙在新浜钱家草的墓地只是一个简陋的草坟。顾明珠总觉得在这件事上,对不起受苦受难的父亲。
▲顾桂龙曾孙女李洁在太公公墓前祭扫
历史往往有惊人巧合的一幕。顾桂龙身前有过三度遇险,死后三次安葬。第一次是1930年墓葬钱家草村;第二次是陈云题词后,1988年4月由钱家草迁葬新浜东北,政府专辟了一块600多平方米的墓地;第三次是1998年4月,顾桂龙烈士墓迁往松江烈士陵园。最后一次迁墓前,民政局和镇上领导上门征求顾明珠的意见。开始,他们有过担心,但未想到顾明珠答应得相当爽气。她说:"父亲的墓地虽然从一亩田变成了一平方米,但向侯绍裘看齐,与曾经战斗过的同志们做伴,父亲一定开心。"我们从革命先烈后代的话语中,看到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血脉孕育的"心花"向阳开放。
▲八十年代评上五好家庭后三代人歌唱顾桂龙
最后要补说的是,李毓芬以及她的哥哥李毓基,在百年回望之际给我提供了许多顾桂龙、顾明珠的资料。老同学李毓芬还感慨地给我发来下面一段话:"现在我们几个子女都己步入高龄了,但不能忘记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教育好下一代,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坚信党的信念,牢记党的使命,不忘初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幸福。"
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文松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