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时,经常走过旁边的TVB城。有一次一圈人围着看,作为好事之徒,我马上挤进人群,原来是成龙在拍戏。看了两个小时(哎,我那时在香港是有多无聊啊),就看成龙一遍遍耍竹匾,当时就觉得演员这活说是艺术工作,更是体力工作。
早上起来,漫山遍野都是邵逸夫离世的消息,便想起当年与TVB的这段比邻生涯。
在网友总结的TVB高频率台词中,有一句话特别能代表TVB或者说邵逸夫精神: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开开心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句台词说多了,每年的TVB全家福也成了香港的娱乐重头戏。
作为TVB的家长,邵逸夫都会在台庆当天和TVB旗下明星合影,虽然说流水的明星铁打的老板,不过,每年看到这张全家福,看到花团锦簇还在,比谁都老的邵六叔依然整整齐齐,邵氏粉丝就觉得生活可以继续。回顾邵逸夫一个世纪的人生,谁都觉得他是整整齐齐过了一生。
现在邵逸夫走了,无数的观众于是追忆他为香港电影立下的功劳打下的江山,历数他天南地北捐建的图书馆、医院,以及种种慈善。不过,看得多了,原来立体的 邵逸夫倒变得有些单面,似乎被简化成了一个大做慈善的影视实业家。不是这样的吧,邵逸夫的“整齐”恰是因为他把百年影视史全部走了一遍,包括栈道和歧路。
邵氏出品,必属佳品是没错,但是,邵逸夫自己却更实在。当记者问到他最喜欢的电影时,邵先生回答:“我最喜欢赚钱的那些部。”因此,不管是明星培训班, 还是开创TVB,邵逸夫作为电影商人的嗅觉永远走在最前面,而邵六叔厉害的是,在“艺术世界”里,他没有一分钟被“艺术”花走了心。很多人惋惜他当年因为 片酬谈不拢放走了李小龙,而且邵逸夫自己后来也很懊恼,放跑的李小龙养大了对手嘉禾公司。但是,今天看看,这却是邵氏王国的终极秘诀:电影公司既要靠明 星,但更要明星之间的彼此平衡。这种家族式平衡,在邵氏公司,既是一种商业模式,却也很有意思地发展出一种电影风格,一种带点封建性质的电影美学风格和电 影制作风格。
比如说,李小龙在香港如日中天的时候,嘉禾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他的光芒,但是,邵氏的明星,从来都是一茬茬地出,TVB有 《上海滩》,也有《射雕英雄传》,类似张彻手下的男星,有王羽有姜大卫有狄龙,因此,李小龙离奇猝死让嘉禾突然喘不过气,但邵氏不一样,林黛走了有乐蒂, 乐蒂走了有凌波,明星云集的邵氏显得游刃有余。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邵氏的群戏是所有香港电影中最出色的。
我每次重温邵氏电 影,总感觉到一种类似的“齐整性”,这种齐整性不仅表现为邵氏电影中的家人团聚戏多,而且演员表演也相对齐整。而作为电影美学的“齐整”,邵逸夫领导的电 影公司几乎穷尽了所有的电影类型,包括三级片。在这个意义上,邵氏在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的确无人能及。
当然,话说回来,他留给香港电影人的难题,也是整整齐齐。这是后话,下次另说。
文/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