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帝国:王清福的故事》
[美] 苏思纲 著
卢欣渝 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本书讲述了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家王清福为同胞争取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的精彩一生。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部分美国人将此归咎于华人劳工,排华势力逐渐抬头,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排华法案》。王清福为了捍卫华人权益,在美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四处演讲,同反华人士公开辩论,积极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纠正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他是美国华人平权运动的先驱,被誉为“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书摘
(下文摘编整理自《每磅50美分的肉身,1887年》)
《排华法案》得到批准后,遗留了许多漏洞,国会此次复会将讨论修补漏洞,吉尔尼赶在会前抵达东部,为的是赢取人们对一个代议法案的支持。《纽约世界报》听说吉尔尼到来后,向王清福和吉尔尼两人发出了举行一场辩论的邀请。
《波士顿环球报》对两人面对面交手的画面垂涎已久,该报声称:“观看和倾听王清福与丹尼斯·吉尔尼正面交锋,以便彻底解决中国人问题,犹如观看和倾听这个国家智者之间久违的唇枪舌剑的盛宴。”辩论于1887年10月18日鸣锣打响,双方以相互握手开场。
两人间的反差可谓天壤之别,《芝加哥论坛报》描述吉尔尼时连续四次用了“宽”字,描述王清福时连续三次用了“细”字。吉尔尼身高1.75米,个头不算高,不过和王清福相比,他却高出半头。《芝加哥论坛报》形容吉尔尼像尼安德特人一样壮实:“宽肩膀,厚胸脯,肌肉发达,粗壮的脖子上立着一颗又宽又圆的脑袋。一双小耳朵支棱在两条隆起的颈大肌上,丰满的双颊呈樱桃红色,一双灰蓝色的眼睛略显突兀。他的双手又宽又厚,十指短粗,留着褐色短发,还有一小撮红色的短上髭,加上又宽又低的额头、稍微上翻的鼻子、阔嘴唇、方下巴,这些加强了他的好斗特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材矮小的王清福看起来像个典型的美国绅士。他身高大约1.57米,“身形细长,动作敏捷犹如灰狗,浑身都是蒙古人种特征,一双手又细又长……细瘦的身上没有一块赘肉,一双黑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光”。同期发行的《奥古斯塔纪事报》对王清福也有一段描述,让他的形象更加完整:“个头不高,却穿着长外衣,头上端端正正扣着一顶窄边圆礼帽,黑色短发修剪整齐。他的外衣是黑色斜纹布料的,直排扣一直扣到领口。他的裤子特别贴身,一双鞋很小,鞋尖却很尖。他穿的是立领衬衣,扎着窄领带。”简言之,他已经远离了数年前那种长辫拖地和身穿中式马褂的扎眼形象,如今他的穿着打扮和绝大多数美国华人同胞完全不同,在当时,接受西式行头的美国华人少之又少。
辩论地点为《纽约世界报》报社,尽管《波士顿环球报》对这场辩论有言在先,很难说它“从头到尾势均力敌”,其实大部分时候相当沉闷。多数媒体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进行报道,《纽约太阳报》的报道如下:
吉尔尼说,中国人吃老鼠;王清福反驳说,爱尔兰人吃的远比老鼠还低贱。
“中国人都有奴性。”
王清福答:“而你是个只会说脏话的骗子。”
吉尔尼怒火中烧,他说:“你这是在挑衅,如果你是认真的,我就把你扔到窗外去。”
王清福说,他像不谙世事的匹克威克(狄更斯作品《匹克威克外传》主人公)一样真诚。听到这一说法,吉尔尼一下子泄了气。
舆论一致认为,王清福打败了吉尔尼。《韦恩堡哨兵报》宣称,记者注意到,辩论内容没有任何新意。“双方好几次称呼对方为骗子,不过,小个子中国人始终保持着冷静,如此一来,在很多时候,他都占据着绝对优势。”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市发行的《每日宪报》称:“在智力比拼中,中国佬以压倒性优势干掉了旧金山雄辩家,让他疲于应对,直到无赖吉尔尼无计可施,主动放弃。”全美各地的报刊都在头版头条用欢快的笔调庆贺王清福的胜利,没有一家媒体认为吉尔尼获胜。
《纽约太阳报》将王清福称作“一位值得所有人尊重的中国对手”,进而还称,“与丹尼斯·吉尔尼先生比拼时,他从未处于守势,总是处于进攻态势,这个国家没有第二个中国佬能跟他匹敌”。正因如此,王清福再次向吉尔尼发出在公开场合进行一次辩论的挑战。然而,吉尔尼拒绝了。他的解释是:“我不想转移公众对米切尔提案的注意力。无论如何,我认为你不是我的对手。”这给王清福提供了一次嘲弄对手的机会,就此结束了关于辩论的探讨,他嘲讽说:“而我绝对想不出把你这样的人称作对手!”
>>作者简介
苏思纲(Scott D. Seligman),美国作家、历史学家。他能讲流利的汉语普通话和粤语,曾旅居中国八年。主要著作有《堂斗》《梅氏三雄》《中国商业礼仪》等。
相关链接:
(专访)让我们记住这位“黄皮肤的马丁·路德·金”——访《走出帝国》作者苏思纲
作者:苏思纲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