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上海购物”之“三不够”
购物品牌是敏感的市场传感器。新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消费潮流浩浩荡荡,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极大改变。上海也涌现出一批具有特色的购物品牌。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上海购物”品牌还存在诸多现实性问题,可总结为“三不够”的问题。
首先是“不够奇”。不少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购物实体通过引入各种智慧技术提升购物环境,别出心裁地策划、设计了主题式体验,希望通过改善购物环境,吸引和集聚消费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凡一个主题获得成功,则大家竞相模仿,导致主题大同小异,进而陷入同质化竞争。
其次是“不够特”。20世纪90年代,购物中心倡导“我搭台、你唱戏”的思想,这在当时是先进的。在此过程中,各类购物实体平台纷纷采取全品类铺货的策略,以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然而,如今的结果却是“千店一面”,更甚者铺面布局几乎“标准化”,这让消费者感到索然寡味。
第三是“不够大”。这里所谓的“大”不在于商场、购物中心的面积之大,而在于环境格局之大。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而未与周边文化环境相结合,更甚者从根本上破坏乃至消灭了原本便已稀疏的文化遗存,从而在环境上将自己隔离成一个“购物孤岛”。
从吸引力吸睛力感应力着手
要全面提高上海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含量、文化品位和附加值水平,显著提升上海品牌的国际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具体到“三不够”的问题上,则可从吸引力、吸睛力、感应力“三个力”着手。
吸引力——从“上海服务”品牌中寻求差异、打造“千店千面”新格局、巩固购物品牌认知度。比如,进一步细分人群结构,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购物体验,从广度上实现覆盖各个人群、从深度上满足居民和游客在不同空间维度的实际需求。比如,根据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购物网点的布局,形成以核心商务区国际购物综合体、城市副中心购物集聚带、交通集散点购物中心、居民社区购物网点等构成的多级购物网络体系。比如,充分利用上海人口多样化的优势,借助国内外节日,尤其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等本土传统节日、节气等,创意设计出各类节庆购物体验活动,充实“上海购物”品牌的表现形式。
吸睛力——从“上海文化”品牌中挖掘特色、开发“移步换景”新面貌、提升购物品牌美誉度。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并以建筑、路名、符号等形式将各种故事隐藏于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星罗棋布于其中的各类购物实体或本就是“上海文化”品牌的组成部分,比如南京路及其四大百货公司;或是置身于“故事”的周边却浑然不知。对此,在改造、更新购物网点时,应注意将这些文化保护起来,利用起来,进而融入购物环境中,将一个个孤立的购物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同时,还可利用购物点人群集中的优势传播和演绎周边的文化故事,这也在无形中为顾客的购物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
感应力——从“上海制造”品牌中实现价值、沉浸“多态体验”新环境、构筑购物品牌影响度。各类购物中心应改变“我搭台、你唱戏”的模式,主动布局入驻品牌,突出购物品牌形象。在此过程中,可引入一批优质的“上海制造”高新技术品牌,比如机器人、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型品牌产品。此外,还可以与一些品牌商合作,将最新产品作为体验品嵌入到购物环境中,让顾客亲身体验未来产品的魅力,形成“研发-体验-销售-创意”四个环节循环的实现科技创新价值“戴明环”——即PDCA循环,其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 (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djust)。以优质品牌产品为抓手,以首发产品为卖点,以未来产品为热点,使“上海购物”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孵化温床,并在科技创新中不断引领购物潮流。
总而言之,只要进一步完善购物环境、提升购物吸引力、挖掘购物价值,必将全面提升“上海购物”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度,从而充分发挥“上海购物”品牌在“四大品牌”中的作用,赋能“上海购物”品牌,融合“四大品牌”优势,为全面打造“四大品牌”新高地提供新动能。
作者:曹祎遐 耿昊裔(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工程师)
编辑:周俊超 范菁
责任编辑:文汇报理评部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