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镇天主堂梦幻的教堂婚礼
唐镇天主堂,位于浦东新区唐镇街40号,又名“唐墓桥露德圣母堂”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1898年1月)建成开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负责唐墓桥堂区的法国传教士鄂劳将其母亲去世时留下的一笔巨款赠予上海教区,倪怀纶主教即将此款用于建造唐墓桥大堂,献堂会修女王充姑则献出十四亩土地作为地基。该堂宏伟壮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钟楼高30米,可容纳约三千人,为上海浦东最大的一座教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世对来此朝圣与“告解”、“领主”者颁赐“全大赦”。唐墓桥露德圣母堂成为上海教区继佘山圣母大堂之后的每年5月的第二个天主教朝圣地。该堂也曾是浦东总铎区座堂。
汾阳路79号上海小白宫
在汾阳路还叫毕勋路的时候,法国人在一片农田的地方建造了一幢法式宫廷式建筑。1905-1943年汾阳路79号一直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的官邸,总董相当于法租界最高行政长官。
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小白宫作为第一任西太平洋办公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暂住于此。这个充满法国浪漫主义的大阳台也曾目睹了振奋人心的流金岁月。
60年代,汾阳路79号是上海市越剧院,后改作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至今。
整体建筑采用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由于色彩和外形酷似美国白宫,因而有“小白宫”之称。外墙半圆形落地窗,和整体建筑一样尽显对称之美。右侧楼梯入口,与左侧楼梯完全对称,体现了宫廷式建筑的恢宏气势。犹如流水般顺畅的楼梯,带有“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20世纪风行的现代主义的雏形。小小的变通彰显了20世纪初叶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