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都在呼吁大教授要给本科生、尤其是本科低年级学生上课,原因大家都知道--在不少高校,大教授根本不去本科课堂。”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是今年上海入围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候选人中的唯一一位高教界代表。谈及大学教授为何不愿接触“小本”,身为圈内人的刘宪权一语道破玄机:名教授其实很“怕”给本科生上课--不仅无名无利,甚至吃力不讨好。
给本科生上课无名无利不讨好
刘宪权获得过很多荣誉,他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原来不是做了多少课题、在学界多有名,而是多年在本科教育上的投入和坚持。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评奖项目,候选人中就我一个文科的,其他都是理工科的。他们有些是院士,有的已经是百岁老人,都是一级教授,而文科没有院士,最高也就是二级教授,我50多岁的人在那个圈子里居然是最年轻的。”虽然“硬条件”上很吃亏,但刘宪权后来还是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因为在诸多高教界的候选人中,没有一个人,哪怕是院士,能像他那样坚持30年给本科生上课。
在大学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应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现在,很多教授一出名就立马在本科课堂上消失了。刘宪权仔细琢磨过其中的原因,他总结道:大教授给“小本”上课,最无名无利。
先说名。“花同样的时间,如果在核心期刊上多发几篇文章,多做一些课题,学术名望立刻就来了。给本科生好好上课,除了学生知道,行业里没人知道。学校对老师的工作量考核,教学质量也基本不计入。”
再说利。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似乎更加“得不偿失”。同样是法学院的教师,“在外面接一个案子获得的收入,在学校里讲课要讲上好几年。”
但刘宪权直言,除了“名利”之外,很多教授出名后立马疏离“小本”,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低年级本科生来听课,很多人才不管你在外面有多大的名气,就看你课上得好不好。你讲得不好,他当着你的面就走了--对名教授来说,面子怎么挂得住!”
这些年,包括华东政法在内,很多高校为了加强本科教育质量,都引入了学生评教。每当学期末,老师考学生时,学生也匿名对授课老师评分。事实上,高校引入的学生评教机制也会让一些名教授们感到压力很大:万一评教的结果还不如年轻教师,岂不更丢脸。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基
在华东政法,刘宪权的教龄超过30年,连续16年被全校学子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让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走在华东政法的任何一个地方,基本上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认识我”,因为这位国内知名的刑法学家从未离开过本科生课堂。
“我在华东政法读书,毕业后就留校了。学校里大大小小的老师,他们的课我都听过。”刘宪权广泛地听课,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哪位老师的风格和自己相近,哪些老师的授课方法值得借鉴,他都做过细致分析。
没有一名老师是天生会讲课的。但让刘宪权稍感遗憾的是,这么简单的方法如今似乎已经显得“老土”,或者说不合时宜。因为当下的诸多大学都在朝着“研究型高校”目标狂奔。大学对科研的投入和重视史无前例地高,也更看重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唯独本科教育,一直重视不够。
“在我没评上教授前,几乎没拿到过一分钱的科研经费,那是大学实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老师们相对安于讲台;现在,我们手里的科研经费大幅增加了,有时甚至用不完,条件是改善了不少,但老师们却离本科生讲台越来越远。”刘宪权颇感忧虑地说,伴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在大众化的育人平台上,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本科教育正在被弱化,这将危害大学的根基。
“对大学来说,本科生的课程是最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本科教育是最基础的。”刘宪权近年来花了更多的心血和力气投入本科教育改革,带出了一支青年教师骨干团队,增强本科的教学力量。
如此执着,只是因为刘宪权有一个基本信念:“本科教育弱化,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没有希望了。”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