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肇东,是黑龙江的小城市,每次回家都要先乘火车到哈尔滨,再转火车或者汽车到肇东。2008年毕业工作至今,一直没有回家过年,心里有些怕春运,一是票不好买,二是人多拥挤,三是假期难调。所以每次跟家里通电话,常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便是过年回不回家。经历了几年社会生活的磨练,越来越能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和时不我待的无奈,所以今年决定无论如何要回家过年!
本打算1月24号回家,还发动了身边好几个同事一起帮我抢票,可是售票时间一开始,掉线的掉线,卡死的卡死,眨眼之间票就卖光了,一个也没有抢到。第二天再抢25号的,仍然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乘飞机回家,说不心疼机票钱实在是假话,可是为了回家,我豁出去了。买到机票那天心疼并开心了一阵,然后打算做足准备抢返程的票,可惜我仍然是不幸的那一波。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返程票卖完的时候,心里有种委屈,悲切,甚至有点儿可怜起自己来。我打电话给老爸说我没买到票,老爸说“你乘飞机吧,我给你报销!”听老爸这么说的时候我眼泪差点儿掉下来,虽然是快奔三的人,但在老爸面前还是有点儿孩子气的小矫情,被感动到了。我笑着说“报销就免了,你给我做好吃的吧!”老爸爽快地答应着。跟老爸闲聊几句挂了电话,心情就变得明亮起来。
春运那么“可怕”,还是有那么多人赶着春运的热潮回家过年。一年到头,跟家人团聚是多么热切的期盼,正是这样的期盼激励了多少人,在异地他乡苦苦奋斗,少吃少穿也要回家过年,就算是站也要一路站回家去。记得2004年我从刚哈尔滨来上海求学,那时候上海到哈尔滨的车次是K56,全程大概34个小时,大一寒假回家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春运。那时候我还是学生,可以享受半价车票,但仅限硬座。当学生的没有钱,又觉得年轻气盛什么的,就通过学校买了半价火车票。回家那天,还没进火车站就看到外面全是人,天气不算暖和,可他们就那么连大人带小孩儿的聚集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进了候车室,发现里面人更多,行李也多,大包小包,大人小孩儿,没有空余的坐位,我只能站在特别角落的地方等待检票。忽然感慨中国最大的财富应该是人,以数量取胜!
人挤人终于上了车,行礼架上全是行李,坐位底下也全是行李,位子找好坐下来再看看周围,除了坐的还有站的,开始的时候三三两两,每到一站只有上客没有下客,开不了几站过道上就站满了人。站久了就会累,从那些站客的表情上能明显读出他们的疲倦,并且期盼着有座位的乘客会在下一站下车,这时我庆幸自己有个座位。但是坐长途最难的事就是吃喝拉萨睡,无论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不舒服。整个车厢飘着泡面、零食、饭菜、汗臭甚至刚刚脱掉的鞋子味儿,除了粗线条的该吃吃,该喝喝,没有别的途径。如果想上个厕所,一步一步走得小心翼翼,斗转星移,否则一不小心就踩到了某些席地而坐的叔叔婶婶。好不容易跋涉到了洗手间,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两三百人的一节车厢,洗手间只有一左一右,对面车厢的人也在对面排着,所以没个半小时一小时的,上厕所都没门儿。至于睡觉,如果你偿试过坐沙发上睡一宿,是坐着不是躺着,左右没有靠点,时不时的还要被人碰醒,那么你大概就能体会那是什么感觉。可是好歹座票的人还能坐着,那些站票的人大都只能站着,有些人站得久了累得不行,就会坐地上,还有的人干脆躺地上开睡,头枕着行李,胳膊腿伸不开就蜷着,为了舒服点有的人会把腿伸到坐位下的行李上去,总之无论睡姿多诡异多纠结,能舒服一点是一点,能多睡一会儿就多睡一会儿。那么简单的诉求,在车上却最难。
如果说这一路下来,我感受到的只有疲倦和杂乱,那是不全面的。晃晃悠悠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当车进站的时候,那些原本一脸倦容的乘客,却一下子活跃起来,朝气蓬勃地聊天,声音也变得有底气,开始动手检查行李做下车的准备,跟刚上车时候一样,一脸的期盼。大概无论什么时候,回家,永远是最温暖最让人期盼的事情吧。今年春节,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过年!
文/董美玲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