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因为念大学的缘故,从扬州来到上海,一晃已经在沪生活了十年。不过,就像轻易不会改变的口音和口味,每到农历年底,都要“裹”在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中,踏上返乡路。
坦白讲,和上海至川渝、云贵这些距离又长、车票又难买的线路相比,扬沪间不过260公里的距离实在不算什么,但即便是这仅几小时的路程,这十年来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短”了。
第一次和春运产生交集是在2002年,那时我还在读高二,来上海参加一项学生竞赛,比完已是腊月二十七、八。记得当时在火车站转了半天,最后只买到一张无座票,随客流涌进车厢,因为前后左右都被旅客及行李堵得严严实实,只得维持同一个姿势站了7个小时,等爸妈在镇江接到我,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力帮我揉脚——站太久,肿了。
2004年,作为大一新生,再次坐上春运的火车。当时扬州还没有通铁路,如果不想坐大巴被堵在高速上,只能先搭火车到镇江再换汽车。那次运气不错,买到张硬座票,不过是趟“绿皮车”。车厢里同样被塞得满满当当,坐下就别想再站起来,在大约4、5个小时的旅程里,感觉整个人被“浸”在由泡面、水煮蛋、臭脚丫、厕所、劣质油漆等混合而成的古怪气味里昏昏欲睡。可笑的是,当时的我特别自命不凡,竟在车上抽出本英文版教科书假装读得很认真,还因此认识了对面座位上苏州大学英语系的大四学姐,直到现在还偶尔有联系。
从2005年春运开始,扬州有了火车站,列车从上海出发后,先北上到镇江,再拐个弯绕到南京、六和,最后到扬州。印象里,从那时候开始,坐火车的感觉好了不少,至少过了镇江后,车厢里肯定能有座位,坐下后如果嘴馋了,还能从来来往往的列车员手推车里,花5元买份水果杯,或干脆左手鸡腿右手啤酒吃个痛快。记得还曾一本正经地问过老爸,他以前坐火车时吃成满手油怎样处理,回答言简意赅,“舔!”
再后来,我工作了,沪宁、京沪高铁也陆续开通了,回家模式渐渐固定成高铁90分钟到镇江再转车1小时回扬州,顺利的话,吃过晚饭去火车站,到家刚好赶上吃夜宵。而且因为开行的车次很多,除非节假日高峰期,通常无需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只需掂量自己的钱包,考虑该买二等座还是观光座。列车上开始供应现炸的爆米花和带紫菜蛋花汤的盒饭,不过价格太高,反而感觉不如以前实惠。
简单来说就是,10年过去了,尽管12306网站超烂、热门方向火车票还是难买、铁路总有很多事让人看不懂,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从上海到扬州的确越来越方便了,甚至在整个长三角,这都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且,未来这段路可能会更短。去年下半年,连淮扬镇铁路正式立项,未来计划北接帝都、南连魔都,届时也许可以实现高铁直接回扬州,不用再中转。
到时候,如果我再一本正经地说自己曾为了春节赶回家而站肿了双脚、坐臭了自己,恐怕要有人说我矫情了吧。(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