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王治郅与巴特尔京城重聚 三大中锋“会诊”中国篮球
姚明退役多时,巴特尔与王治郅也已步入职业生涯尾声,当曾经的“三大中锋”换下球衣,以一身正装围坐在沙发上,谈论着中国篮球的现状与未来时,这样的画面多少令人有些感慨。
昨天,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重聚在北京出席中国篮球论坛,就中国篮球的发展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办联赛的初衷是什么?”在向篮管中心领导提问的环节,王治郅率先犀利发问。“取悦广大球迷,同时也必须为国家队提高水平服务。”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给出如此答案。
这样的回答,引来姚明的追问:“是用市场手段去干预和操作,还是行政手段?选择哪一方都有高层的组织架构,是否会影响这个架构的构成?”对此,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张雄并未正面回答:“信兰成主任谈到的管办分离模式正在推进中,但我们也会遇到未知的状况,希望大家提意见和建议。”
没有从官方得到希望中的答案,大姚表达自己的看法:“管办分离是明确的方向,改革是提高中国篮球水平的唯一办法。关键是力度有多大?力度有多大可以决定我们走多远。”
同样围绕被视为中国篮球根基的职业联赛,三大中锋就外援引进和人员流动展开探讨。身在八一队的王治郅,在CBA并无与外援合作的经历。在他看来,外援是把双刃剑,但最终目的是提高国内球员的水准。而搭档过多名外援的巴特尔则表示:“没有外援就没有对立面,没有很好的学习榜样。如果上场机会少,年轻人就更应努力去把握机会。”
对于两人的看法,姚明从球队老板的角度抛出另一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能否提供竞争性的舞台,”在他看来,“国内球员的不流通,造成一些球队难以补强自己,只能用外援补强球队提升竞争力。”
随着三大中锋逐渐淡出,中国男篮也跌入低谷。近日,“边缘”主帅扬纳基斯再度陷入了去留风波。对此,三位老国手都将“合适”列为国家队选帅的重要标准。
自1996年首度入选国家队以来,大郅共经历了八位教练,既有本土教头,也有来自欧美的洋帅。“就跟两口子过日子似的,主要是合适与不合适。有的教练有他们的想法和内涵,但有时球员的理解或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强。”在他看来,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要明确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到底学美国还是学欧洲,不管学谁,最根本的是不要把自身特点丢了。希望我们能找位合适的教练,不管来自哪儿,只要能把中国篮球水平提高,来自外星也行。”
文汇报见习记者 谢笑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