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微信总部——T.I.T创意园区内的广州研究院,第一道访客登记的过程就很特别:在4号楼“前台”,你要做的不是手动填写访客表,也不是打电话联系,而是使用二维码,这一头访客扫描登记,那一头被访的员工就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确认。
要用微信“连接一切”——去年腾讯WE大会上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话,在广研院里的每个角落都有着尝试。如果说3年前微信只是广研院出品的一款普通移动互联网产品,那么今天它已变成了“一种改变生活的方式”。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整个微信团队仅400多人,400多人的创新如何就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微信的创新土壤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本报记者昨天走进微信“大本营”,试图发掘微信创新的秘密。
旋转滑梯帮员工找灵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科技企业的办公场所往往能反映出其独有的风格,谷歌的“望远镜大厦”、脸谱的“大仓库”、苹果的“飞船总部”都是硅谷公司设计的经典,而在广研院,你能很自然地感受到与微信相似的设计风格——简约、开放、连接一切。
微信的“大本营”坐落在广州塔附近的T.I.T创意园,前身为广州纺织机械厂,是不折不扣的老厂房,它最后被设计成了国内少有的“LOFT办公楼”。记者在4号楼综合楼看到,员工的办公环境、茶水间、休息室、会议室都没有明显的隔断,空中过道实现了几栋楼宇的无缝连接,用一位员工的话说,“布置风格并不像办公室,更像一个大型的创业团队。”
在腾讯规划设计部Neo的心中,最满意的设计是从三楼直通一楼的旋转滑梯以及挑高的夹层休息室,贴合IT男“累了就趴下”的生活规律。据一位接近微信团队的人士透露,微信员工的工作时间有些“怪异”,从中午12点开始,但凌晨4点整幢楼可能依旧灯火通明。Neo认为,办公环境对产品创新、团队文化、工作效率的影响非常重要,“旋转滑梯在灵感枯竭时能调剂神经,夹层休息区则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不过,最出名的却是每幢楼里刷了清水可擦漆的那几根柱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符”。“办公卡位旁边的柱子其实都是一块块黑板。”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创意并不是在办公室或会议室迸发出来的,而是在大家闲聊时突然撞出了一个好点子,这时候你站起来,身边只有柱子,即兴想法就能随时写在上面,想到什么写什么,“说不定微信的一些核心代码还保留在柱子上。”
“抢红包”源自头脑风暴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对于产品,没有必要把所有因素都紧紧拽在手上,让它“失控”会更好。这也是互联网产品的特性之一——你往这个群体里面放入一个“输入”,但“输出”你是不知道的。
在微信团队中,有很多研发都是从“头脑风暴”中来的,在各种“灵感乍现”中发起尝试。春节时非常流行的“抢红包”,就是一个典型的尝试。一位广研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抢红包”功能在微信内部写下第一行代码的时候,已经是1月10日了,距离春节仅剩下两周多时间,这个“讨红包+掷色子”组合而来的功能,最开始并没有在微信内部被寄予厚望,没想到推出后,一夜之间爆红,并极大增加了“微信支付”的用户注册数。
熟悉“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人都知道,他并不赞成做产品规划。“如果有一个产品经理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做一个东西一定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多半也是不可信的。你很难预料往群体里面放一个产品,它们自己滚动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张小龙说,群体效应是不可测的,“这鼓励我们有很多思路,应该多去尝试,而不是去分析。”
“试验室”里购物无需钱包
在广研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带着钱包出门,基本上是买不到东西的,这里人与机器、人与商品的连接方式,只有微信。
比如你在这里是找不到小卖部、便利店这种业态的,在4号楼门口,倒是能找到一个“微信友宝自助便利店”,你要做的是选择商品,然后用手机扫码支付。这个自助便利店很早在广研院里就有了试点,如今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已全面铺开。
“微信不只是一种聊天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张小龙曾在腾讯内部一个长达8小时20分钟的讲座上这样说。在记者整个探访过程中,感觉广研院就像一个巨大的“试验室”,微信无处不在,与印美图合作开发的微信照片打印机、与友宝合作的自动贩卖机、休息室中的智能电视、与海尔合作的微信空调,甚至连喝杯咖啡、吃顿便餐都得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能为广大用户提供的线上线下服务,都是在广研院率先落地的。”一位广研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让用户喜欢的功能,首先得“过了自己这一关”。这或许代表着微信的长远布局:未来的硬件甚至家电都有自己的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即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串起物联网,并最终实现“连接一切”。
文汇报记者 徐晶卉